撒哈拉沙漠在哪
“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沙漠”。撒哈拉沙漠因此而得名。撒哈拉沙漠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是仅次于南极洲的世界第二大荒漠,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
撒哈拉沙漠组成
撒哈拉沙漠分为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
撒哈拉沙漠交通
撒哈拉沙漠传统上都是通过骆驼队,缓慢、艰苦,也很危险。需冒迷路、过热、窒息人的沙暴以及饿死、渴死等危险,再加上还可能遭到打劫。尽管有这麼多危险、困难,沿著连接绿洲的商队路线的泛撒哈拉沙漠贸易从很早时候起就一直延续了下来。主要的路线大多在提贝斯提山脉的西面,其中最东面的从查德河向北至比尔马,通过费赞区至的黎波里,是多少世纪来一直在使用的路线。
许多跨越撒哈拉沙漠的国际航空公司的定期航班辅助了地面旅游的不足,当地的航空公司联结各主要居住中心。铁路自从在阿巴德莱“泛撒哈拉沙漠”被弃而不用之后,很少有发展,只建了一条线来运输毛利塔尼亚的矿物。
撒哈拉沙漠岩画
1、岩画的发现
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上刻有鸵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
2、岩画的特色
壁画群中动物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的紧张场面,形象栩栩如生,创作技艺非常卓越,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从这些动物图像可以相当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画上有有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这说明撒哈拉曾有过水流不绝的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