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游记随笔
由于担心印度的饮食卫生,去印度前我准备了一些平时出游并不会带的干粮糖果等,但这些东西到我最后回来还剩了一半,另一半也是在途中为减轻行囊半强迫自己吃掉的。其实用不着带,因为印度的菜肴、小吃等,非常合我口味,与肠胃也相处融洽。虽然很多游客都有在印度腹泻的经历,我却真的较为走运,一次都没有得病,带去的药都原装带回了。除了坚持饮用瓶装水外,从到的第一天起,我几乎餐餐都在当地餐馆吃印度菜。个人认为,应尽量在高档餐馆吃饭,因为其价格折合成人民币或美元欧元等,与普通饭店相差不会太大,但其卫生状况,菜肴质量和厨师手艺则绝对要好得多。问题是,高档餐馆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我又累又饿时,常常走很久都看不见一家高档餐馆,只好选一家看起来较为顺眼的。什么是顺眼呢?对我来说,有3个条件,缺一不可:窗明几净; 店里没有虫蝇飞舞; 上座率三五成,但至少坐着几个衣着整洁、举止得体的当地人。
中国菜在印度,一如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受欢迎的,很多餐馆都在招牌边标明能做中国菜。不过,我还是珍惜每一次吃印度菜的机会,而印度菜也从未让我失望。几乎每一餐我都尝试新的菜肴,而每一次也都是一次新的惊艳体会。翻开菜单,满眼都是不认识的英文字,印度菜单上往往将本地话直接音译,例如土豆写成“aloo”,奶酪是“paneer”,可谓印度拼音,其间又混杂着诸如banana等正宗的英语单词,更让英文程度各异的外国游客云里雾里。然而这一切反而增添了印度菜的神秘魅力。
象中国菜基本以米饭为主食搭配菜肴一样,印度菜基本以面饼chapatti(印度南方又称roti),naam或者米饭为主食,佐以咖喱,dal,paneer,thali, korma,或者kofta等菜肴。菜肴几乎都煮成糊状,一般用手撕下面饼,蘸着或卷着菜糊来吃。如果是米饭,则将米饭和菜糊拌在一起,用手指撮着吃。因此印度的乞丐也往往做着手指撮饭的姿势,向游客乞讨。不过印度也有不成糊状的菜,那就是tandoori,即印度烤肉。有tandoori chicken(烤鸡),tandoori lamb (烤羊肉),和比较少见的tandoori fish(烤鱼)。我曾遇见一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印度律师,喜欢吃西餐,但仍钟爱tandoori chicken。
在塔尔沙漠中的就餐经历相当有趣,每次回想起来都不禁微笑。我参加的是从Jaisalmer出发,在塔尔沙漠为期3天2夜的骑驮旅行,投奔的是在网上口碑不错的Garnesh Travel Agency (旅行社名,Garnesh是象鼻神),位于Jaisalmer城堡中。一起出发的虽只有10人,却来自7、8个国家,而带领我们这一小型联合国的则是Garnesh麾下4名camel-men,和一个10岁的camel-boy。这些camel-men不仅熟悉沙漠,善于驾驭骆驼,也都烧得一手好菜。我们行程中的一日三餐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每次饭前饭后,camel-men都就地取沙,“洗”金属餐具。用沙子擦过的餐具不见油污,银光铮亮,只是吃饭时嘴里不免有沙粒,倒也别有一番风味。早餐比较简单,是西式的烤面包片,配以果酱,花生酱,煮鸡蛋,当然也少不了印度奶茶。准备好这些应该不会很费时,而每次早晨我们醒来时,热腾腾的奶茶和面包已在等着我们了。同时静候一边的还有一条狗,背上有疤痕,眼神柔和得楚楚动人,我忍不住会给她几片面包。尽管我们第一晚和第二晚都在不同的地方露营,而且感觉两地之间隔得很远,到底我们骑骆驼走了一天呢,途中也并未看见那狗相随,但是次日清晨早餐时都会看到她,想来她对游客的路线极为熟悉。
同样让我们惊讶的还有被我们称为“beer-man”的一个骑着骡子卖零食啤酒的小老头儿。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处宁静美丽的沙丘上等候日落时。在他从起伏的沙丘尽头出现之前很久,我们就能听见清脆的铃铛声,只是不知声从何来,直到他从那柔和的阴影下现身。谁也没有注意他,以为只是过路的,然后他走近来,变戏法般手上出现两瓶啤酒。几位男士顿时发出惊喜的呼声。印度的酒精饮品本来就贵,又这般千里迢迢地送来,啤酒当然不会便宜,100卢比一瓶,而饼干才10卢比一盒。几乎每人都买了他几样东西,气氛欢快起来。我虽未饮酒,却也怀着微醺的心情看着金黄饱满的落日渐渐与沙丘的曲线相切,最后隐没。
当晚,在我们晚餐后围在篝火边聊天时,beer-man又出现了。大漠中的夜晚很冷,厚厚的毡子裹着他的脑袋和身体,活似印度版的圣诞老人。我们调侃他,“是不是给我们送圣诞礼物了?”“啤酒留下就可以了。”他笑而不答,只坐到火堆旁,和camel-men聊天。反正总有人会忍不住就向他买啤酒喝的。第二天我们晚餐时,beer-man也同样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地点出现。这一次,他只卖出两瓶啤酒,却似乎也不在意,还是和camel-men聊着天,又不知何时悄然离去。
相对于早餐,我们的午餐和晚餐都比较费时,因为煮的是印度菜。一般中午12点多我们会来到一棵大树下,在背阴处铺上垫子。游客坐在垫子上,camel-men则席地而坐,在沙土中挖上几个坑,放上木材,点火做饭。由于印度菜大多是炖得烂烂的,因此耗时良久,通常要等上2个多小时才能吃得上饭。好在有奶茶填补空白。等候的过程中,我们有的看书,有的写日记,有的玩电子游戏。食物端上来时,大家几乎都饿坏了,更觉美味可口。吃完午餐往往已下午3点多,再骑骆驼走上3个多小时,便到达晚上宿营的地方。我们去附近散步,camel-men则又开始准备晚餐。夜里冷,晚餐和宿营的地点通常在背风的地方。尽管有熊熊的篝火,但还是看不清吃的是什么,只知道是蔬菜,而且都挺好吃的。偶一仰头,密压压的星群在闪耀。都市中久违的老友竟在这远离尘嚣的所在又重逢了,给我的晚餐更添一份情趣。
Masala Dosa是一种将菜卷在薄而脆的面饼里的食物,通常在经营Southern Indian Food的餐馆提供。Masala是一种香料,常被加在茶或菜肴中。一份Masala Dosa往往还附带一碗汤,汤里有土豆等蔬菜,是让人直接喝的,但偏咸且辣,另外还有一份甜辣酱,将Dosa蘸着吃。在Shimla的Indian Coffee House,我吃到一种Mutton Dosa,可以说是一种mutton馅饼。有一阵我很迷Masala Dosa,直到我尝到了biryani。Biryani是另一种我很喜欢的印度美食,它将米饭和菜肴放在一起烹调而成,有chicken biryani,mutton biryani等。一份量很足,印度餐厅的人有时会问我半份是否足够,他们是对的。
在印度饭店吃饭,正餐前有时会上一份色拉,由新鲜番茄、洋葱组成,上有切成两半的青柠,用来将汁水挤到色拉上。饭后则上一份特别的甜品,是一种味道类似茴香的青绿色植物叶子(或是果实?),和糖粒一起上,帐单往往放在甜品上面。吃的时候,用小勺舀一些青绿色的东西,再舀一些糖粒,一起放入口中。
我印度之行中最为特殊的一餐是在Amritsar的锡克教金庙吃的晚餐。夜访金庙纯属偶然,而在金庙的免费食堂(free kitchen)用餐更是个意外。那晚7点半左右,我从旅馆出来觅食,从金庙后门路过,看见一座小巧玲珑却金光灿灿的建筑,不由将咕咕作响的肚子忘了个干净,过去看个究竟。在门口脱下鞋子后,还有一条走道通往水中璀璨的庙宇。快走到时,道边排着队的人流又引起了我的困惑。英国有个笑话,看见排队,你先跟着排,然后再问排的是什么队。当然这里是印度。不过初来乍到,我怕坏了规矩,便也跟着排起队来。
排到了才发现是领锡制餐具。我正犹疑着,已经有人将餐盘递给了我。我接过来,跟着人流步入旁边一栋楼,上了二楼,走进一个大厅。里面已坐了两排人,都在吃东西。我猜是庙里提供的免费晚餐,可是担心吃完后要跟着念经,便退了出来。门口有位管事的老人问我怎么了,我支吾着把盘子还给他。他看上去十分失望。他的面部表情让我觉得不忍,同时好奇心也上来了,于是我又折了回去。老人看见我,很高兴地将盘子又递给了我。
走进大厅,我在一个角落坐下。大厅里有几名工作人员分别在发放chapatti,dal(豆子菜汤)和水。每个人都静静地吃着,不用念经,更无人喧哗。工作人员一直走来走去,除了照顾新进来的人,也留意着用餐的人是否还需要添食。Chapatti和其他地方的没有两样,但那菜汤非常好喝。我喝下第一口,心里便庆幸来对了地方。 人们仍在鱼贯而入,一会儿大厅就几乎坐满了。我环顾四周,发现来庙里吃饭的各种装束的都有,并不是穷人才来。也许锡克教徒把能在圣庙用餐看成是一份荣幸。
我一面享受着美味的菜汤,一面留心别人吃完后怎样。看见其他人吃完后拿着餐盘便径自走了出去。于是我吃完了盘子里的食物,也跟了别人走出大厅,下了楼,楼边又有工作人员等候着,接过我们的餐盘,送入一个排满水槽的露天大厅,那里很多工作人员一边齐声唱着歌,一边洗着餐具,一个个脸上满是工作的快乐。那情形真感人啊。
印度的小吃也很不错。形似中国的粽子,但它是一种有咖喱馅的面糕,用油炸了吃。Pakoda是土豆等蔬菜裹了面粉油炸了吃的。这两样以及其他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小吃都常见于街边的小摊,是印度人常用的早餐和点心。我觉得刚出锅热的时候很好吃,冷了就不好了,也脏,因为苍蝇一直在小吃摊上飞来飞去的。印度本地的甜品可谓品种繁多,但一般都偏甜。我曾亲眼看见一叠裸露的甜品上停满了蜜蜂。Rasgullas在印度很有名,似乎也很受欢迎,是种乳白色的球状物,用奶皮,糖浆,发酵粉等做成,饱含糖水,吃起来几乎每一口咬下去都能让嘴里充满糖浆,甜得腻人。甜品店都有一听一听地卖。我买了一听回来,实在无法直接使用,就用来煮甜品,放一颗rasgullas在锅里,整锅的水都甜了。
友情提醒:不喜欢吃太甜的朋友们尽量少买那些直接浸润在糖浆中的甜品,它们往往很甜。另外,有些成球状的,看起来饱满丰润晶莹剔透的,也要小心,多半也充满了糖浆。
我自己更喜欢一些乳白色的块状的甜点,看起来不起眼,干巴巴的,但含在嘴里,松软可口,奶味十足,却不很甜。
去印度前看别人写的游记,都告诫游人一定要喝瓶装水,但是印度奶茶不可错过,因为奶茶好歹是用煮过的水冲泡的。其实,印度奶茶何止是用煮过的水冲泡,它根本就是煮出来的。街头随处可喝到奶茶,大到豪门饭庄,小到火车站的食品店,只要问一声“Chai?”对方都会信心满满地点头。印度人也随处都在喝奶茶,因为它便宜又好喝,一般3个卢比一小杯,火车上提着大茶壶走来走去的收4个卢比一杯。
店主根据茶客多少,放适量的水和茶叶在锅里煮,煮沸后加奶再稍煮片刻,用金属网兜接着将茶倒入一个个茶杯中,网兜中的茶叶往往还会被接着利用,所以有时喝到的茶不是很浓。常常喝到有生姜味的奶茶,不知是生姜被加入了水中一起煮,还是作为调料后被添加,但是有生姜味的奶茶更好喝了。冬日的印度早晚很凉,喝上这样的一杯茶觉得身体暖洋洋的。也有摊主将诸如masala的香料粉末先洒些在杯子里,再将奶茶倾入杯中,这样的香料奶茶也各有风味。
印度街头卖的热牛奶也有其别致之处。在小吃铺,有时能见到门口放着一口硕大无比的锅,里面文火温着白乎乎的牛奶,上面一半还覆盖着奶皮。一杯牛奶卖5、6个卢比。店主问我要“light sugar”还是“heavy sugar”,我当然说light。即使“light”也是满满一大勺,加到一个银色的容器中,伙计再用瓦罐(当地的一次性杯子)盛起一罐热腾腾的牛奶,倒入银色容器中,两下里来回倾倒数次,最后牛奶被盛在瓦罐里,伙计还用勺子舀了一片奶皮,放在瓦罐上,递给我。这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牛奶了。
有人说印度的咖啡很浓,我却没喝到过很浓的。在正经的咖啡馆里的咖啡和其他地方的并无二致,但在普通茶摊喝到的咖啡,说白了就是在奶茶上撒了些咖啡粉。这样的一杯咖啡,你不能当它咖啡来喝,而算是一种特殊的奶茶。从外观上说,淡褐色的奶茶由于热气腾腾而漂着自然的乳白色泡沫,上面如果浮着一层咖啡粉,看起来就像摩卡咖啡般可爱;从口味上说,喝这样的饮料,一开始其实是边喝奶茶边嚼咖啡粉,有着令人迷糊困扰的回味,直到这一层咖啡粉都进了口中,剩下的仍旧是喝奶茶了。
说起印度的冷饮,那lassi(酸奶饮品)绝对是首选,它没有中国国内市场卖的房盒酸奶那样浓厚,又比所谓的酸乳酪饮品来得有质感,口感充实而柔和。除了各大饭店提供lassi外,印度街头也有不少专门卖lassi的小店。烈日下的旅人在一番奔波后,坐在lassi店里,来上一杯清凉的lassi,实在是一种享受。lassi有两种基本口味:或甜或咸。顾名思义,甜的是加了糖的,咸的则是加了盐的。另外还有各种水果口味的,如芒果,香蕉,以及多种水果混合的,都不是加香精,而是加新鲜果肉。此外,还有一些加香料的,如makhani lassi 和saffron lassi,口味尤为别致。另外,还有巧克力或者咖啡口味的lassi,甚至多种口味混合的,如saffron banana lassi等。 有一种bang lassi(有些地方隐称为special lassi),bang在印度语中是大麻,bang lassi即含有大麻的lassi。如果你从未品尝过大麻,那么对于“special lassi”要谨慎,可能一饮之下会有种种反应。在Jaisalmer城堡大门外,有一间在游客中小有名气的Lassi Shop(店名),里面就有卖这种bang lassi。店主是一对兄弟,哥哥通英语,爱说话,尤其爱向人推荐bang lassi。那天我刚参加完3天2夜camel safari (骆驮野营),与另外5名团友约好晚上8点在Lassi Shop碰头,开一个Safari Lassi Party (聚会)。事先他们中经验老道的就告诉我有bang lassi这种东西。我很想品尝一下,但又怕喝了以后会神思恍惚,毕竟我平时是连香烟都没有抽过。团友中有一对韩国学生,女的便和我约好,两人一起喝一杯轻度的bang lassi。
到了晚上,大家都如约来到Lassi Shop。店主善解人意地为我和韩国女孩调了一杯“baby bang lassi”(极轻度的)。那夜正好是中国的农历除夕,我便先出去想给家人打电话,转了一圈都没有打通,想来此刻正是中国电信最繁忙的时候。等我回到店里,韩国女孩已喝了半杯baby bang lassi,而她的男友也已喝完一整杯了。我便开始喝剩下的半杯。喝了一口,似乎同普通的没什么两样,但细细品味,觉得口中有一股陌生的气息。我正慢慢喝着,那一对韩国学生各自都又点了一杯,而且觉得baby的不过瘾,要中等程度的。我和另外3个经验老道的西方团友都有点担心他们俩。第二杯bang lassi下肚后,这两名韩国学生仍自认为没有任何反应,但平时做事小心谨慎的女孩突然要买bang cookie(含大麻的饼干,颜色呈灰绿色)。老板自然乐得提供,两人立即买了一块,打算带回旅馆后吃。我则老老实实地只喝完了那半杯。饶这样,回城堡中的旅馆时,走的都是上坡路,我却依稀感到步履蹒跚,头重脚轻。而那对韩国学生更是明显如醉酒之人,只是犹自不觉,一个劲地说bang lassi对他们没有任何作用。回到旅馆,我忽然感到胃口大开,吃了好几块巧克力,最后沉沉睡去。第二日在Jaisalmer城堡遇见团友,才得知饥饿感也是喝了bang lassi后的反应之一。
友情提醒:1,有些小店的lassi中会掺水,要谨慎饮用,或者宁可不喝,因为加的肯定不是瓶装水,这样的lassi喝了也许会肠胃不适,搞不好还会引起腹泻,得不偿失。2,在印度旅游,轻易不要吃陌生人给你的食品,尤其是绿色的饼干,有可能是bang cookie,对大麻没有抵抗力的人吃下一块后,可能会昏睡数日。切记切记!
印度街头更为醒目的是一小间一小间的果汁店,即使是冬季,新鲜蔬果也琳琅满目,这些蔬果在果汁店济济一堂,各显神通,既能以其斑斓的色彩装点门面,也随时可用酸甜各异的果汁解人饥渴。我就不提常见的橘子汁和苹果汁了,在此特别介绍一下石榴汁和胡萝卜汁。新鲜的石榴汁国内并不多见,至少我是没有喝过。这玩意在印度也不便宜,在果汁店中通常是最昂贵的,30卢比左右,其他果汁通常才10卢比。石榴籽已从果实中取出,浸泡在糖水中,粉红色的一大罐。榨汁的方法并无特别之处:店主取出一定量的石榴籽,放入榨汁机中,不一会儿,一杯紫红色的液体便倒入杯中。也许是浸泡于糖水中的缘故吧,石榴汁喝起来非常甜,几乎不象是鲜果汁,而是色素与香精的混合物,有点可惜。更值得一提的倒是胡萝卜汁。那可不是单纯的胡萝卜汁,至少我喝到的那杯不简单,它是由3根胡萝卜,一团胡萝卜叶子,和一小块生姜共同榨成,外加一小勺masala香料。喝起来口感辛辣,却让人欲罢不能。
就这样,在那3周的旅行中,我一路欣赏风景,一路大快朵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同时饱了眼福和口福。一个人旅行,有时难免身心疲惫,而在那一刻,躲入洁净的餐馆,暂时从燥热的气候、喧哗的街道及拥挤的人流中脱身,来上一份精致可口的食物,在果腹之余,总能刷新我对印度的惊艳之感,重塑对这次出游的信心与期盼。在这一层层的慰籍下,心情渐渐明澈,美景与美食于其中交相辉映。于是精神抖擞地重返红尘,奔赴下一站,抑或下一餐?
- 印度游记阅读:4127
- 走遍世界,盘点世界十大怪异年夜阅读:473
- 印度旅游注意事项阅读:682
- 爱情开始的地方 印度阿格拉红堡阅读:1492
- 印度孟买游记阅读:2527
- 印度之魂——德里阅读:1469
- 印度瑜珈之都——瑞施凯诗阅读:1674
- 修女也疯狂-说说班加罗尔印度的阅读:2011
- 泰姬陵一座永恒的爱情丰碑阅读:427
- 泰姬陵在哪个国家阅读: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