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资质]

24小时服务电话


13808211739

您现在的位置:蛙步网>国内旅游>新疆旅游> 新藏线行走完全攻略(3)

新藏线行走完全攻略(3)

作者:超级管   阅读:1588字号:T|T
[摘要]新藏线上的风光  跨越极限——新藏线  在川藏、青藏、滇藏、新藏这几条公路中,新藏线(G219国道)由于其路况较差、海拔最高、补给困难、景色荒凉,而被视为最艰难、危险的一条进藏公路。完整意义上的新藏线,从新疆叶城开始


新藏线上的风光

 

  跨越极限——新藏线

  在川藏、青藏、滇藏、新藏这几条公路中,新藏线(G219国道)由于其路况较差、海拔最高、补给困难、景色荒凉,而被视为最艰难、危险的一条进藏公路。完整意义上的新藏线,从新疆叶城开始,经西藏阿里、霍尔、萨嘎等地,直至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结束,全长2342公里。尤其是从叶城至狮泉河的前半段,不仅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公路,也是高度落差最大的国道;而从狮泉河至拉孜的后半段地势较为平缓,一路上拥有众多精彩景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阿里南线”,本文中所记述的“新藏线”,专指G219前半段的行程。

  就是这样的半段新藏线,不同的出发地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像我们这样由西藏进入新疆,由于之前在阿里大北线、中线、南线转了一大圈,对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已经非常适应,所以身体完全没有不适的感觉;而如果从新疆叶城驶往西藏,则将面临着海拔急剧升高的考验,不少人会出现较严重的高原反应,甚至无法走完整个行程。因此如果是初次踏上新藏线的话,最好选择由藏入疆的“逆向”线路。

  狮泉河—多玛

  离开了狮泉河迎宾馆舒适的客房,我们踏上了前往新疆的路程,直到日土县城之前,走的都是相当平整的柏油路面。距县城不远处,我们看到了远古时代留下的岩画作品,大部分都是动物图案和人类狩猎的形象,也有放牧、农耕、舞蹈、战争等内容,它们是用锐器在坚硬的岩壁上刻凿而成,线条古朴,造型生动,完成年代大致从早期铁器时代至晚唐,这些图案为今人研究西藏古代民族的历史、民俗、宗教、艺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日土县城的一个早餐店,我们买了一大堆花卷和馒头,准备到班公措投喂湖中的水鸟,不过当我们发现日土的馒头如此松软可口时,都一个个“鸟口夺食”起来。

  班公措是中印边境的一个狭长的湖泊,又名错木昂拉仁波,意为“仙鹅长湖”,它的湖面海拔4242米,大约四分之三在中国境内,湖中生活着大量鱼类和鸟类,还有号称中国“西海舰队”的某边防团班公湖水上中队驻扎。也许因为之前的行程中看到了太多美丽非凡的圣湖,再加上那天的天际完全为阴云所覆盖,湖水的颜色呈现出黯淡的灰色,班公措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令人沮丧的是,垂涎已久的全鱼宴也没有吃成,原先多家供应全鱼宴的鱼庄,现在被一家叫做“班公措度假村”的饭店所取代,而这独家经营的“度假村”服务水平令人实在不敢恭维,所能供应的只有80元一条的冷冻咸鱼。看来班公措物美价廉的全鱼宴,只能是停留在人们脑海中的美好回忆了。倒是在到达班公措之前,我们经过了一片非常漂亮的湿地,高耸的雪山脚下,马儿们在湿地上悠闲地吃草,野鸭和水鸟在水中尽情地嬉戏,真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多玛乡距离班公措80多公里,这里虽然地方不大,却是新藏线上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继续向前就没有能够提供食宿的地方了。在多玛最“豪华”的小旅馆中,我们再次“腐败”了一把,在物资相当匮乏的新藏线上,我们居然预订了蹄髈、鸡和好几个蔬菜。就在等待上菜的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位高人,他从库尔勒出发,独自一人骑车穿越新疆线,一路上风餐露宿,常与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搏斗。想到我们乘坐越野车走这条线尚且感觉不易,像这位朋友这般的境界,的确非常人所能及。

  多玛-三十里营房

  在多玛与三十里营房之间的400多公里路途中,要翻越红土达坂、界山达坂、黑卡达坂、康西瓦达坂等四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达坂”在维吾尔语中是“山口”的意思),还会经过空岔口、甜水海、红柳滩、死人沟等地。越过了界山达坂,我们就将告别喜马拉雅山系,进入到喀喇昆仑山系,它的主峰就是8600多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K2)。对于这样一条充满挑战的艰险道路,当地的一首民谣这样唱道:

  “昆仑是一把量人的尺,没有那男儿胆,你莫靠那山边边;昆仑是翻不完的山走不完的道,受不了饥和寒,你莫翻那山巅巅。”

  就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我们在忐忑不安又充满期待中踏上了今天的行程。首先带给我们惊喜的,是西藏自治区最西边的村庄——松西村,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周围草原广袤、雪山环绕,一大群山羊在村庄附近悠闲地吃草,在它们的身边是负责警戒的牧羊犬,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我们心目中的新藏线形成强烈的反差。

  离开景色如画的松西村,不远处就是新藏线上最著名的达坂—界山达坂。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界山达坂之所以出名,却是因为一个谬误。长期以来,在山口公路旁一块两米多高的黑色石碑上,标明着一个令人胆寒的数字——“海拔6700M”,不少旅友因此被吓得魂飞魄散,甚至有人因此对新藏线望而生畏。如果这一数字准确的话,它将不仅是新藏线的最高点,也是全世界公路海拔的极限了。不过,当许多人战战兢兢来到这里时,却发现并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便携式海拔表显示的高度也与6700米相去甚远。当我们于2009年7月29日上午10点通过界山达坂时,发现谬传已久的界山达坂海拔高度终于被修改为5248米,这与我户外手表上的海拔指示已经非常接近。

  从早晨八点出发直到下午六点抵达三十里营房,一路上大都是难走的搓板路,道路两旁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荒凉。我们基本上是在没有人烟的荒原上行驶,道路两边是高低起伏的草原和岗峦层叠的雪峰,广袤的山坡上没有一棵树,却能见到藏羚羊、黄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直到快到三十里营房时,随着海拔的降低,路边才又见到河流和少量植物,还能看见放牧的家畜,仿佛从外星球又回到了人间。

  三十里营房也是新藏线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原先这里仅仅是部队驻扎的营房,负责为过往的军车提供油料、给养等,如今的三十里营房除了军营之外,已经在公路两旁建成了十多家饭馆、旅店,甚至还有越野e族的接待站。

  飞驰直下8000尺

  从三十里营房到喀什,我们在13小时之内行进600多公里,从海拔最高达5300米的麻扎达坂“速降”到海拔只有1289米的喀什,我们几乎是直线下降了4000多米,“飞驰直下8000尺”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今天的路段以高耸的雪山为多,比起昨天荒漠、戈壁为主的景色,明显更令人赏心悦目。今天我们越过的第一个达坂,是海拔近5300米的麻扎达坂。说起来有点吓人,麻扎在维语中是“坟墓”的意思,而这麻扎达坂的确是山势险峻、怪石嶙峋,那些裸露的如鳄鱼牙齿一般锋利的山石,布满麻扎达坂的山头。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天气晴朗,有可能在麻扎达坂远眺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而当我们到达达坂顶部时,云雾开始增多,世界第二高峰只能成为我们以后旅行的目的地了。

  今天经过的第二个达坂叫做库地达坂,它的海拔为3150米,是由西藏进入新疆的最后一道屏障,过了达坂之后海拔高度将直线下降,气温也将迅速上升。虽然海拔不高,库地达坂的地势却非常险峻,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中,我们的越野车由3150米迅速下降到不足1000米的高度,陡峭的山腰上全是S型的弯道,路边悬崖下失事车辆的残骸,清楚地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幕幕惨剧。在翻过库地达坂之前,我们还曾穿行于库地大峡谷中,峡谷的地势比较险峻,谷底的叶尔芩河一直伴随着我们直至叶城。

  晚上九点半,我们终于抵达今天的目的地——南疆重镇喀什。喀什是维吾尔族人聚居最集中的地方,我们今天行驶的总里程超过600公里,是此次新藏之行单日行驶里程最长的一天。喀什是中国最西端的城市,这里的时间与北京时间实际上要相差三个小时左右。我们住宿的世纪宾馆条件相当不错,朝北的客房窗户打开之后,正对着的就是喀什的老城区。虽然走完了新藏线,我们的旅程还远没有结束,令人神往的帕米尔高原正在向我们召唤,玉石之乡喀什也在等待我们揭起她神秘的面纱。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在我们的双脚真实地踏上帕米尔高原的土地之前,我对这片西部边陲高地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少年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歌中这样唱道:

  “云雀唱着歌在天上飞,

  帕米尔啊,我的家乡多么美。

  牧场青青牛羊肥,

  青稞飘香惹人醉……”

  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边境上,它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包括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五大山脉的汇集处,因而被称为“亚洲屋脊”;由于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都与帕米尔高原有关,因此这里又被称为“万山之祖”,高原最高峰为我国境内的公格尔峰(海拔7719米)。

  帕米尔高原也是现代冰川的一个中心,这里有1000多条山地冰川,覆盖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它使荒漠中的河流得到了丰富的水源。帕米尔高原的风光极为雄伟壮丽,这里既有峡谷、草原、湖泊、冰川等自然风光,也有塔什库尔干石头城、古丝绸之路驿站、阿訇墓地等人文遗产,同时这里还是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人民聚居的地方。

  塔什库尔干石头城

  塔什库尔干意为“石头城”,这是因为在县城的北部坐落着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一个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

  据记载,汉代时,这里就是西域蒲犁国的王城,直到光绪28年,清政府在此建立蒲犁厅,在旧城堡南面兴建了新城镇,这座石头城才被逐渐废弃。就在石头城废墟的脚下,还有一片肥沃的被称为“金草滩”的草场,这里的牧草异常肥美,其间还有溪流、小草、石块点缀,牛羊等牲畜在这里悠闲自在地吃草、嬉戏,一派宁静、祥和的草原风光。

  第二天一早七点半,我们再次从小道登上了石头城,清晨的光线条件果然比昨天更好,站在日出前的石头城废墟上,不仅能够俯视整个金草滩,还能远眺慕士塔格峰。就在我们架好相机等待日出时,不知从哪里忽然冒出一大群高原鸦,它们仿佛是从天而降,落到石头城的断壁残垣上,显得神秘而又壮观。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塔什库尔干周围的雪山渐次为朝阳所照亮,金草滩也披上了它最华丽的衣裳,远远望去,草原与群山笼罩在淡淡的白色晨雾中,蜿蜒流淌的小溪反射出金色的光芒,蒙古包中升起袅袅的炊烟,好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绝美风光画卷。

  塔县全称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是我国境内唯一的白色人种少数民族,他们人数虽少却历史悠久,文学艺术也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塔吉克族使用的语言为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也普遍使用维吾尔语,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走在塔县的街道上,你会误以为自己来到了欧洲中部的某个小城,到处都是高鼻梁、蓝眼珠的美女、俊男,孩子们更是如同洋娃娃般的漂亮可爱,只有街边小店喷香松脆的馕,提醒你这里是新疆西南的边陲之地。

  卡拉库里湖

  卡拉库里湖位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这里距喀什191公里,中巴公路从湖畔经过。“卡拉库里”意为“黑海”,海拔3600米,湖水最深处达30米,是一座典型的高山冰蚀冰碛湖。卡拉库里的面积虽然仅有10平方公里,但在她的身边耸立着慕什塔格、公格尔和公格尔九别三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在天气晴朗、湖面平静时,卡拉库里湖中能倒映出三座雪山伟岸的身躯,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

  湖畔的苏巴什草原上水草丰茂、牛羊成群。这里建有塔吉克人和柯尔克孜人的毡房和木屋。如果你不赶时间的话,可以到老乡家里品尝他们为你亲手做的羊肉和奶茶,不过一定要注意在他们所说的时间单位里,“十分钟”基本上属于一个虚词,我们就是在等待了无数个“十分钟”后,才终于在两个小时后吃上了那顿由面条和炖羊肉组成的午饭。幽默的柯尔克孜老乡还将午饭延误的责任推到妻子的身上,双手摊开用浓郁的新疆口音对我们说,“老婆胖胖的,动作慢慢的”,真是令我们哭笑不得。

  紧靠湖边还有专门为旅行者准备的帐篷,一个大号帐篷足可以住下近十个人,餐厅为旅客提供午餐和晚餐,同时也是观赏湖景山色的景观房。岸边还有小橡皮船可供人们在湖中自由游荡,欣赏帕米尔高原的大好风光。

  每年的夏秋之际,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和滑雪爱好者来到这里,离湖边几公里处就是登山者的大本营,湖岸边也经常可见独自骑车的旅行者。

  慕什塔格峰

  在卡拉库里湖边的三座雪峰中,慕士塔格(海拔7509米)虽然不是最高的,却毫无疑问是名声最为响亮的一座。慕什塔格峰位于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的交界线上,属西昆仑山脉,它的山峰北边和东边十分险峻,西边坡势比较平缓,与阿里的纳木那尼有些相似。慕什塔格峰常年积雪不化,冰山地貌发育充分,冰雪蓄积量十分巨大,其中最大的栖力冰川和克麻土勒冰川将山体横切为两半,冰舌一直延伸到海拔4300米的卡湖湖边;慕士塔格平缓的西坡是登山和滑雪的好场所,设有大本营(4500)、C1(5560)、C2(6180)、C3(6850)等几个营地,完整的登山过程包括适应环境、高海拔拉练和正式冲顶三个阶段,历时超过两个星期。

  关于慕士塔格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慕士塔格峰上住着一位冰山公主,她与临近的乔格里峰上的雪山王子偷偷相恋,王母娘娘知道后很不高兴,就向玉皇大帝打了小报告,大帝为了维护天界的尊严,派黄金力士用神斧劈开了这两座原本相连的山峰,让冰山公主和雪山王子分处大山南北,活活拆散了这一对相爱的恋人;冰山公主整天思念雪山王子,不断涌出的眼泪流成了道道冰川,如今每当天晴时,望着两座遥遥相对的白雪山峰,依稀还能感觉到冰川公主和雪山王子的身姿。

  不过,要在卡拉库里湖边同时看到三座雪峰并不容易,当我们于第二天下午四时到达湖边时,除了慕什塔格之外,公格尔和公格尔九别都笼罩在厚厚的云层后面,晚上九点之后,慕什塔格峰在回光返照的夕阳下,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色,但整个天空还是阴云密布。第二天凌晨六时,我走出帐篷却惊喜地发现漫天星星在向我眨眼,不时还有流星划破夜空,“帕米尔的星空”终于没有辜负我们的期待,“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也在夜幕中隐约露出它庞大、伟岸的身躯。

  卡拉库里湖的清晨非常寒冷,我穿上所有的御寒衣物,还是被冻得直流鼻涕,不过上天并没有辜负坚持不懈的人,我们不仅拍到了浩淼的星空,也见证了慕士塔格从蓝色夜幕中初露端倪,再被朝阳一点点染红、照亮的整个过程。

  白沙山、流沙河

  距离卡拉库里湖不远处,还有一个值得一去的景点——白沙山、流沙河,它位于中巴公路的右侧(向巴基斯坦方向)。白沙覆盖的山体高低起伏,长度约有10多公里,劲风吹过时还会发出阵阵鸣响,因而又被叫做“响沙山”。白沙山的山脚下就是流沙河,流沙河的宽度超过一百米,不过河中闪烁发亮的不是河水,而是细细的黄沙,沙随水动,水流沙流,二者始终不分不离。这奇妙的景象,很容易使人想起《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那一段,书中“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的文字,仿佛就是对流沙河的真实描绘。如今,河边长满了各类野生沙漠植物,牛羊在岸边悠闲地吃草闲逛,与倒映的蓝天、白色的沙山共同构成了宽广而细腻的沙河景色。

  古驿站遗址

  帕米尔高原地处古代中原地区通往中亚、南亚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当年张骞、法显、玄奘、马可·波罗等人,都是经过这一条帕米尔走廊而来往于西域与中国内地之间。由于帕米尔地处高海拔的寒冷地带,旅行的过程非常艰难,为此古人在丝绸之路沿途修建了不少驿站,主要是为过路的旅行者提供食宿和给养。

  帕米尔高原存有多处古代驿站的遗址,它们大多用鹅卵石和泥土在河边、路旁堆砌而成,方形的尖拱屋顶内刚够一个成年人站立,门外是肥美的河滩和草场,可以为来往客商的骆驼和马匹提供草料。

  此次的帕米尔高原之行,最令人感到遗憾的,就是中巴边境的红旗拉普口岸临时关闭,我们在边防哨所再三交涉,还是未被许可前往红其拉甫,只能抵达塔县以南约50公里的达勃达尔乡就返回,那里是帕米尔高原人口最多的两个乡之一。不过由于正值夏季牧场的放牧时间,因此居住在达勃达尔的塔吉克青壮年,大都进入到深山密林和草场深处,要到十月之后才逐渐返回,现在乡里只留下了不多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而我们拍摄的人物照片,也可以明显看出塔吉克人的脸型和表情特征。

  玉石之乡——喀什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具有“玉石集中之地”、“各色砖房”等涵义。它三面环山(北有天山南脉,西有帕米尔高原,南有喀喇昆仑山),唯有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特殊的地势地貌,造成了喀什干旱炎热的气候特征。

  喀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丝路名城,今日的喀什地区古称疏勒,早在公元前119年,汉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来到这里,59年后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在之后的历朝历代,喀什一直是重要的军事据点和交通枢纽。

  喀什也是维吾尔族人的主要聚居区,虽然这里也居住着乌兹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但维族在喀什居民中占据绝对多数。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中心地带,维族人民创造出丰富多彩又具有浓郁地方特征的民族文化,古典史诗《十二木卡姆》集维吾尔音乐之大成,是乐舞艺术的稀世瑰宝;“赛乃姆”、“刀郎舞”、“萨玛舞”和“麦西来甫”等舞蹈,更将维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宗教、服饰、饮食和日常风俗也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难怪人们常说,不到喀什,等于没有去过新疆。

  工艺品一条街

  走过市中心广场不远,就是喀什的工艺品一条街。在这条宽不过十米的街道上,排列着一家家木器、铜器、乐器、刀具的作坊和商店,也能够看到形形色色的维族人。一男一女两个可爱的维族孩子,正坐在铜器商店的门口,认真地用凿子在铜器的底部雕刻花纹,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商店老板的孩子,从小就学着用自己的劳动为家庭创收了;坐在街边阴凉处随意聊天的老人们,都穿戴着清一色的白衣、白帽,并留着漂亮的白胡子。他们对我们非常友好,不仅大方地摆好姿势让我们拍摄,还主动与我们合影留念;一位在街边小吃店的门口制作包子的师傅,朴实憨厚的脸上长着浓浓的络腮胡子,看到我为他拍摄的特写照片,师傅和周围的朋友与我一起开心地大笑起来。那一刻,我感到维族和汉族,原本就是一个家园中的兄弟。在一个冷饮店中,店老板现场为每一位顾客制作当地特色的冷饮,他将冰冻饮品高高抛起又落入碗中,我们与周围的顾客一起排队等待美食,看得出这是一个很受欢迎的风味小吃店;在工艺品一条街快到尽头的地方,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大爷,他的目光深邃慈祥、炯炯有神,美髯洁白,一丝不乱,看得出是一位备受尊重的长者。

  在这条工艺品一条街上,你能见到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还可以尽情施展讨价还价的特长,维族店主在讨价还价时也显得非常热情好客,不过一旦商定价格后一定要买下商品,不然就会显得没有诚信。

  艾提尕尔清真寺

  工艺品一条街的尽头,就是被誉为喀什象征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它位于喀什市中心解放北路,是新疆地区著名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艾提尕尔”意为“节日活动的场所”。1442年,由当时喀什的统治者沙克色孜•米扎尔后裔在此建起,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展后,如今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总面积达16800多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水池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构成。寺门用黄砖砌成,门高4.7米,宽4.3米,门楼两旁不对称地各竖立一个18米高的宣礼塔,塔顶立有一弯新月。每到周五,都会有无数的穆斯林信徒来到艾提尕尔,他们将寺内的礼拜堂、教经堂和寺外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聆听大阿訇的讲经和布道。

  我们来到清真寺的时候并不是做礼拜的时间,但仍有不少穆斯林兄弟散坐在清真寺内外(按教规清真寺不允许女教徒入内),一些人双手合十,闭目跪坐在教经堂中,向着圣城麦加的方向虔诚祈祷。

  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

  离开清真寺之后,我们又驱车前往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这实际上是一个家族墓,其中葬着喀什噶尔“霍加政权”国王、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5代72人,由于墓中还有清朝皇帝的嫔妃“香妃”,故也被当地人称为“香妃墓”。

  相对于该墓葬的始建者阿帕克霍加,人们更乐于提起的是阿帕克霍加的重侄孙女、清朝皇帝乾隆的爱妃——香妃。香妃出生于1734年9月15日,因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香姑娘),27岁时她被乾隆选为贵人,由于深得皇帝的宠爱,一路从贵人晋升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死后则是落叶归根,葬在了家族的陵墓中。而另一种说法是,她病逝后葬于河北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在香妃墓内存放的,只是她的家人从北京带回的遗物。

  阿帕克霍加墓是一个具有维吾尔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占地约30亩,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主墓室四大部分组成。其中的主墓室是全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高度超过26米,顶部半球形圆拱直径达17米且无任何梁柱,四周墙壁全用深绿色琉璃砖贴面,显得富丽堂皇、庄严肃穆,在当时的条件下也可以称得上一个建筑奇观了。

  大巴扎

  离开香妃墓,我们又去了大巴扎,这里的全名叫做“中亚国际贸易市场”,原本是个人流不息、热闹非凡的集市,喀什当地乃至南疆的风味特产,在这里都能买到。商贩们看见我们都像见到了亲人,拉着我们就不愿撒手,抓起大把的干果、葡萄干往我们手里塞,一边还拼命摇着头说“尝尝不要钱”。为了照顾维族兄弟的生意,我们买了5公斤的葡萄干,还买了一顶维族风格的蓝色帽子。尝过之后才知道,新疆葡萄干的味道的确不错,价格不到上海的二分之一,真的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是喀什市老城东北端的一处维吾尔族聚居区,建筑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由于它们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因而被称为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的外观很有特色,远远望去是连成一片的低矮土制房屋,可当你走入其中时,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像是走进了城中之城,一些民居内部居然有上下七层之多,据说这是因为这里的维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人口每增多一代,便会在长辈的屋顶上加盖一层楼,就这样一代又一代,房连房,楼连楼。而在这些房屋之间,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小巷,这些巷子如同迷宫一般,稍不小心就会将你引入死胡同。据说当地人是根据小巷铺设的地砖形状来辨别方向的,如果你不是走迷宫高手,或者具备大卫·科波菲尔那样的穿墙术,最好还是不要尝试单独行动。

  我们在高台民居中拜访了陶土艺人、点心师傅工艺品作坊,其中一位专门制作陶土花瓶的维族大妈,是一个生过二十个孩子的“英雄母亲”,她至今还在从事为花瓶上釉的工作,一口金牙使她慈祥的笑容显得更加灿烂。高台民居中的维族同胞,无论老人、孩子,还是中青年人,对我们都非常友好,当我们突遇大雨而找不到出口时,几个过路的维族妇女热心地为我们指路,而孩子们更是活泼热情,他们在镜头前毫不羞怯。

  如今喀什的许多老城区正在拆除翻造,除了少数几处传统民居作为旅游项目保留之外,老城区的确已经所剩无几。而在喀什的其他街区,你已经很难看出当年“玉石之乡”和“各色砖房”的面貌了。

  二十多天的新藏之旅就要结束了,虽然大家的身体都有些疲劳,心里却都感到非常充实。短短二十多天中我们所体验到的兴奋和激动,也许是在大都市里两年都难以获得的,而旅程中的点点滴滴,也将是未来的日子中最值得回味的东西,我会将这些酿成最真实而宝贵的回忆,直到下一次期待中的远行。

  旅游攻略

  交通

  相对而言,新疆的路况比西藏阿里要好得多,即便是号称最为艰苦的新藏线,与阿里大北线无人区的道路比起来,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片坦途”了。普通的家用轿车通过新藏线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我们甚至见过新疆同胞开着手扶拖拉机翻越达坂,只要注意在上下达坂的盘山路上谨慎驾驶,就不会有难以逾越的天堑;帕米尔高原更是全程柏油马路,任何车辆都能轻松地登上“亚洲屋脊”。

  不过如果打算前往慕士塔格登山大本营的话,还是有一段需要步行的路程。

  由狮泉河驶往喀什的新藏路长度约为1100公里,在目前的条件下三天走完没有问题。帕米尔高原之行的里程近600公里,用2至3天来完成这段行程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气候

  新疆的气候同西藏阿里一样复杂多变,从麻扎达坂垂直速降到叶城的短短几个小时中,我们就如同经历了冬季、春季到夏季的三个季节,从车窗外吹进的风,就能明显感觉到气温的变化;而从喀什前往帕米尔高原,又是一条不断登高的“通天”之路,在冰山之父的山脚下,卡拉库里湖的清晨使我们重新感受到严寒的滋味,接近冰点的气温让我的手甚至无法自如地操作相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南疆的气候非常干燥,不然就不会有大巴扎中琳琅满目的干果和高台民居历久不倒的土楼。喀什正午的阳光还是非常灼热的,走在没有遮挡的街道上,你会非常理解为何新疆的葡萄最终都变成了葡萄干,可只要你来到树阴和房屋的背阴处,凉爽舒适立刻又会回到你的身边。

  购物

  喀什真是一个购物的天堂,这里的物价水平相对较低,而南疆乃至整个新疆的丰富物产都汇集到这里,造成了市场的繁荣。

  购物的场合非常多,从面向旅游者的工艺品市场,到专为当地消费者服务的地摊,你都能找到具有浓郁地方特征的商品。

  个人感觉喀什最值得购买的是:

  手工艺品,包括乐器、帽子、民族服装、英吉沙小刀、金属摆件、土陶制品等。

  风味食品,包括新鲜水果、各类干果、牛羊肉等。

 

上一篇: 下一篇:新疆烤馕不得不说的故事(图)
文章标签:

新疆旅游攻略

更多>>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详情]

你不可错过的景点
看完这篇文章您也可以说两句
输入您的评论
你还可以输入255
登陆  (请文明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点击切换验证码
如果您有疑问可以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登陆  (请文明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点击切换验证码
四川旅游预定请按 1 出川旅游预定请按 2 出国旅游预定请按 3 投诉及建议请按 0

24小时旅游热线:13808211739

旅行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白丝街57号全年红写字楼6楼601    质量监督电话:李经理 13982011239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图片和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四川省优秀诚信旅行社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L-SC-CJ00003    

蜀ICP备18023212号-2


DataBase Not Exists:wab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