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茶菜 北京市清雅茶宴指南(组图)
茶并不神奇,茶只是用短暂的生命,在瞬间发出光泽与柔情,当我们需要暂时歇息片刻的时候,帮我们调整气息,平气抑躁,渐入一种平和的观人看事的境界。值此春茶姗姗来迟之际,一起品品茶菜。
王府茶楼
作为曹雪芹的故乡人,王府茶楼的经营者从经典名著《红楼梦》中汲取了丰富的茶宴文化养分,用以充实和细化茶楼的服务。王府茶楼·养生宴所用的食材均来自于自有绿色有机种植养殖基地,店内的艺术品陈设将这里装点成一个可供观赏的艺术品世界,这里的古典艺术气氛给人以亲切、恬静的氛围。
编辑点评:这里的大厨非常注重养生理念,合理搭配膳食,一系列的茶宴如宫廷普洱虫草汤、酥茶深海鳕鱼、普洱茶蒸龙虾石榴包等全部把春茶当做元素,把宾客也都当王公贵族了。
人均消费:400元
地址:朝阳区朝阳公园西路1号院
同春园
在北京鳞次栉比的饭店中,具有老字号特色的饭店并不多见,一向以江苏风味闻名的同春园便属一家。这里浓妆淡抹总相宜,既有下饭的重口菜,也有凸显食物本味的养生菜,茶香虾便是后者的典型。用新鲜铁观音做底,将整只虾浸到温润茶水中吸饱香气,再与茶叶炸香才算大功告成,端上桌,满盘通红有簇簇墨绿点缀,混合的香气缓缓飘散。味道浓厚是选用铁观音的主要原因,炸到酥脆的叶片依旧保留着原有茶香,虽然开始有些苦涩,但越嚼越香让人最后不忍停口。咬一口虾,外焦里嫩的口感着实饱满,而渗入到虾肉中的丝丝清香才是这道菜的精髓所在。虽同属茶菜,但龙井鱼片却与茶香虾风格迥异,清香茶气若隐若现,把鱼肉的鲜美烘托得恰到好处。薄薄的鱼片入口即化,最后一抹茶香让人回味无穷。
编辑点评:鱼是同春园的镇店名角,除了龙井鱼片,还有松鼠鳜鱼、干烧鱼等经典菜品,不光做法层出不穷,讲究尝时令之鲜还让这里的食客有机会一尝鲜到极致的味道。
人均:90元
地址: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甲14号十月大厦1楼
大益膳房
这里以茶为宝,店里优雅的气质包围了所有食客。茶香蜂巢糕用蜂蜜搭配,混合些许红茶,多了份清香,软糯口感不失嚼劲。经典66茶皇鸽是道大菜,茶水浸泡的时间恰到好处,细细咀嚼鸽肉,甜而不腻,再蘸些盘中汤汁肉更香浓。
编辑点评:老茶汤明虾丸最适合那些追求清淡的食客,普洱淡淡的香,除了竹荪和虾丸再无他物。
人均:300元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3号(清华大学西门对面)
文汝馨居茶膳
这个地方不像吃饭的餐厅,反而更像一处文雅书屋。茶膳是这里的特色,与环境交融得恰到好处。茶香白鳝是道特别的菜品,细嫩的鳝肉最易入味,经过绿茶水几个小时的腌泡早就渗透到底,外焦里嫩的口感让人犹如嚼着蟹腿肉,再吃一片绿茶的叶子,油腻味道自然化解,由原来的咸鲜变为醇厚茶香。红茶豆腐煲是不少女生的首选,既带些甜,又是养颜减肥的好食材,带着红茶的淡淡香气滑进嘴里,豆腐的绵软顿时充满唇齿。
编辑点评:店里还有川菜,每道菜旁都标出辣椒等级,以免喜好清淡口味的食客“误入歧途”。这里儒雅的气质正适合三两好友促膝谈心,这里的汤品也是招牌,晚上来一盅热气腾腾的暖汤,由里而外滋润全身。
人均:60元
地址:朝阳区建国路88号SOHO现代城西侧10号
海天阁
健康的护卫者都赞咏绿茶的养生之妙,善饮绿茶者则迷恋龙井的清香。“茶之美,莫过于龙井”。春季养生,绿茶当先。嘉里中心酒店海天阁中餐厅以精品粤菜著名,来自香港的主厨卢师傅于近日精心推出应季茶菜,美味与健康并行,让您在美妙的菜品中品尝顶级龙井的清香。
编辑点评:龙井清蒸牛腩选用半肥瘦的牛腩肉,清炖3个半小时之后,再用牛腩汤泡茶,最后过滤掉茶叶再浇汁。成菜有龙井茶香,牛肉柔嫩。而春茶香薰乳鸽选用8两重的乳鸽皇, 再用自制豉油皇卤水把乳鸽放入浸熟25~30分钟,用香米、茉莉花茶和黄砂糖熏制5分钟,乳鸽色香味俱全。
以茶入馔
“食文化与茶文化,就像花园里的交叉小径,互相张望,却罕有融合。酒类侠,茶类隐。茶的性格更加一波三折辗转反侧,曲折间更见其幽暗之心。”
历数茶之种种
茶的药用和食用历史比其饮用史更长。这是美国人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得出的结论,在他的《六个瓶子里的历史》中提到:茶树本是生长在喜马拉雅山东部丛林中的一种常绿灌木,史前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咀嚼茶树叶可以提神醒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煮茶时放入葱姜制成药膳,而泰国北部的游牧民族将茶叶蒸煮熟,攒成球,然后就着盐、蒜、动植物油、鱼干吃。
然而茶真正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全国性饮品,已经是唐朝。公元780年,历史上首次征收茶税;同一年,诗人陆羽写成了《茶经》。以茶入馔,则更晚,一道龙井虾仁,最早的记载年代见于清末,遑论其他。
食文化与茶文化,就像花园里的交叉小径,互相张望,却罕有融合。酒类侠,茶类隐。茶的性格更加一波三折辗转反侧,曲折间更见其幽暗之心。茶是有阶层的,百姓有百姓的喝法,显贵有显贵的乐趣,究其细理,可以无穷尽。而酒也是有阶层的,罗马时期的葡萄酒严格按照阶层划分,不像古埃及时期,一群人围着一缸兑水的葡萄酒谈诗论道。
中式茶食三大菜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茶食往往是一个泛指名称,而在茶学界,茶食是指用茶掺和其他可食之物料,调制成茶菜肴、茶粥饭等茶食品,即指含茶的食物。茶食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有茶膳,有茶点,都是以茶入食,水乳交融。在北京诸多茶馆中,都会有一些简单的茶食,而专门制作茶膳的餐厅,却不是很多。
与茶有关的食物,我觉得有三样是最为成功的。龙井虾仁,一个清雅一个弹牙爽滑,相得益彰,乃是绝配;茶鸡蛋,家常俗物,却也异香扑鼻;樟茶鸭,川菜中的名菜,其中的秘密在于樟树叶与花茶的熏制。而其他的茶菜,怎么说呢,还是说说天上的浮云吧。
当代人以茶做菜,无非是两种形式:有形与无形。有形的多半是绿茶,有清香,颜色嫩,容易入馔;无形的则是茶汤,诸如用乌龙和普洱的茶汤入馔,引其味。无论如何,茶在菜中都是以摆设为前提,本着不影响菜肴本身香味的原则。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性格,要把这些年少轻狂的茶叶打扮成温顺的人儿,需要一把力气。
以茶入馔还是以茶佐馔
倒是“茶走茶路,食走食路”更适合,就如同一对男女,不能因为爱情就合二为一,成了一个人。茶餐,可以变化为茶配餐,就如同西餐中的酒配餐。在西餐中,一顿完整的宴席,每一道菜都需要搭配上不同的葡萄酒,基本原则虽然是“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但是细微之处依然闪烁。根据具体食材与做法的不同,搭配上产地年份品种不同的葡萄酒,这是西餐中的精细文化,一个优秀的侍酒师比一个优秀的厨师更难得。
而在中餐中,人们想的是如何“以茶入馔”,却不想着如何“以茶佐馔”。如果一道前菜是味道清淡的白肉,自然可以搭配一道碧螺春;如果接下来是一道偏油腻的菜品,则搭配一道正山小种;一道鱼可以配凤凰单枞,一道肉可以搭陈年生普……在我看来,这才算是以茶入馔的完美形式:它撇开西方人不遗余力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方式而独尊体验和“智取”,它身处世外,却在宴席之中。
更多的时候,茶浸泡在我们中间。人说茶禅合一,其实茶禅不能合一,茶为茶,禅为禅,同者平和,无欲。茶助禅思,禅呢?不能说,一说就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