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藏戏面具的由来
[摘要]面具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
面具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正义、勇敢,为勇士相,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 拉萨市雪拉姆藏戏队演员藏戏演出时,一般化妆比较简单,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从面具的造型和色调上区别人物性格的善、恶、忠、奸。 稻城民俗文化-藏戏
藏戏演员的面部化装,一种是把脸谱画在脸上,另一种是戴假面具。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装手段。早在吐蕃时期,苯教文化的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士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就采用了面具化装手段。后来由于宗教发展,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迎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愈加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另两部为:事部、行部),组织跳神法会。于是,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
到了公元14世纪,云游高僧唐东杰布为筑桥修路筹集资金,创造了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后来藏戏表演者视他为藏戏始祖,并按照他本人面目作模式制作了白发白须的白山羊皮面具。藏戏面具的产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宗教世界迈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艺术世界。
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
藏戏演员的面部化装,一种是把脸谱画在脸上,另一种是戴假面具。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装手段。早在吐蕃时期,苯教文化的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士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就采用了面具化装手段。后来由于宗教发展,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迎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愈加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另两部为:事部、行部),组织跳神法会。于是,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
到了公元14世纪,云游高僧唐东杰布为筑桥修路筹集资金,创造了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后来藏戏表演者视他为藏戏始祖,并按照他本人面目作模式制作了白发白须的白山羊皮面具。藏戏面具的产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宗教世界迈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艺术世界。
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
文章标签:稻城亚丁民俗文化
相关文章
- 稻城藏族人名的含义阅读:1845
- 稻城民俗文化-藏戏阅读:1601
- 稻城亚丁藏族节日-送魔节阅读:1454
- 稻城藏族怎样起名字?阅读:2073
- 城的传统节日“嘎登节阅读:1458
- 稻城亚丁玛尼堆阅读:1270
- 稻城亚丁服饰文化阅读:1344
- 稻城亚丁-稻城县历史及地理概况阅读:2770
- 亚丁冲古寺传说阅读:1342
- 稻城亚丁歌舞文化阅读: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