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陕甘会馆景点介绍]
山陕甘会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内徐府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的遗址上聚资修建,成为旅汴同乡聚会的场所。现存建筑为会馆关帝庙部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甘会馆由照壁、戏楼、钟鼓楼、牌坊、正殿和东西配殿等组成。整个建筑布满了砖雕、石雕、木雕,堪称会馆三绝。将佛教故事、传奇人物雕制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2001年06月25日,山陕甘会馆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景点介绍
山陕甘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为关帝庙部分,建造考究,装饰华丽,其中砖雕、石雕、木雕堪称我国古建筑三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馆大门
开封山陕甘会馆大门的照壁为一字形,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而设,沿街东西走向,壁体高8.60米,长16.50米,厚0.65米;整个照壁可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系用青砖磨砖对缝而成。
照壁的背后是他书写的“忠、义、仁、勇”四个大字,成为会馆一景,不少游人在此驻足留影纪念.
照壁
照壁,又称树屏、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照壁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有的照放在大门之内,也有的放在院落门前,其功能是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一览无余,又成为人们进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
山陕甘会馆照壁中间这块五尺见方的“二龙戏珠”石雕。这幅图案不仅雕刻精美,而且还别有新意。两条龙被雕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戏楼
穿过甬道回首南望,是一座豪华的戏楼。戏楼又名歌楼,为旧时节日、祭祀、还愿、祝寿所用。戏楼面阔三间,分前后两部分。前台为“乐床”用作正式演出,后台为“戏房”,专供演员化妆。清代时,每年的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专门为祭祀关圣大帝演戏用。
钟鼓楼
戏楼两边是东西对峙的钟鼓楼。钟鼓楼建于清道光十八年,高12.-14米,小巧玲珑,秀丽异常。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上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为行龙花雕,脊上置一像驮宝葫芦,两侧为鬼判系链。檐部额枋是一幅《关公斩蔡阳》木雕画,图中关羽脱离曹营,风尘仆仆来到古城下,要见结拜兄弟张飞时,张飞稳坐城楼,闭门不开。忽闻背后杀声震天,蔡阳领人马赶来,情况危急,关羽挥刀斩了蔡阳,张飞释疑,迎关羽入城,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张飞粗中有细的性格。
东西配殿
东西配殿也叫“庑”,每侧各有房屋八间,分南北两部分,均为硬山式建筑。东西配殿屋檐下边额枋、斗拱、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木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山川树木、花鸟虫鱼、亭殿楼阁、民间故事、人物传说无不入画。
牌楼
下面再来看会馆中部的牌楼。牌楼又叫牌坊,是一种纪念性建筑物。会馆牌楼是为歌颂关羽的情操和品德而建的。所以有些木雕彩画的主题多以关羽为主。会馆的牌楼其平面布局为三柱一组,三角鼎立,为六柱五楼三牌坊,呈鸡爪形,因而俗称“鸡爪牌坊”。这种特殊的平面柱网结构,增强了稳固性
大殿
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林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大殿分三部分组成,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7层。
相关文章
网友对山陕甘会馆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