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景点介绍]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既是湟源县、共和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省内、外流域水系分水岭和农、牧区天然分界线,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日月山,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也是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日月山东侧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属国内罕见。
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而呈红色,故古时被称为“赤岭”,藏语称“尼玛达娃”,蒙古语称“纳喇萨喇”,即太阳和月亮之意。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
名称由来
日月山其名的由来,跟文成公主有关。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动身西去和番之时,悲痛万分,唐王赔送了一面宝镜劝慰她,要她到了汉藏分界的地方,取出来照看,从镜子里就能够看见家乡和父母亲人。历经艰幸,辗转到了赤岭,公主思亲心切,便取出宝镜照看,镜中显现的只是自己消瘦的面容和残阳斜照下的赤岭山脉,她此时才明白,父母是为江山社稷而哄骗了自己,悲愤伤心之下,把宝镜扔了出去,摔成了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故事传说
文成公主途经赤岭作短期停留的历史事实,给汉藏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青海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 日月山故事: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遂拿出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中照看长安景色和亲人,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但当她想到身负唐蕃联姻通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日月宝镜”,斩断了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情丝,下定了毅然前行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
继这次和亲的70年后,唐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弃隶缩赞,金城公主沿着文成公主走过的路,又一次经过了日月山。金城公主入蕃和亲,对于促进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日亭、月亭在当年公主驻足的地方高高耸立,站在亭前西望,当年崎岖艰难的路程如今已变成了连接汉藏人民的康庄大道。
主要景观
日月山为祁连山支脉,西北一东南走向,长90公里,宽10--15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阿勒大湾山,海拔4455米。据说,当时文成公主从长安乘坐马拉轿车进藏时,才16岁,大约花了一年时间走到日 月山。再往西去道路崎岖不平,只能骑马,文成公主便在此休息并学习骑马,停留了大约两个月。如今,根据文成公主那些动人的历史传说而建设的日月山景区已出具形态,景区内有文成公主像、文成公主纪念馆以及日亭、月亭、日月泉等。公主泉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被经幡旗装饰的公主泉。据说,文成公主在日月山向东遥望自己的故乡时,发现视线已被群山阻隔,禁不住流下悲伤的泪水,泪水幻化成了一条小泉,此泉就叫公主泉。
唐蕃古道
穿过日月山坊,是当年文成公主经日月山赴吐蕃和亲走的道,叫唐蕃古道。古道旁,有文成公主纪念馆和日月山神牛塑像,纪念馆内,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
雕像浮雕
沿古道上行到一个平台,正中是高达9米的文成公主雕像。贵族装束的公主身着披风,怀抱宝镜,坚定地目视前方。她的背后,是一组再现她进藏故事的青铜浮雕。浮雕长20米,宽6米,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古都送别。文成公主跪拜唐王,李世民率众王公大臣送别,在盛唐歌舞“反弹琵琶”的美妙乐声中,公主告别家乡父老、兄弟姐妹,踏上西去的漫漫路途。第二部分叫赤岭摔镜。第三部分是藏王迎亲。松赞干布率众臣、僧侣、头人,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的鄂陵湖和扎陵湖)举行盛大热烈的迎亲仪式,并向护送公主前来的李道宗执子婿之礼,而后和文成公主一同进藏。
回望石
在山顶广场上,竖有“日月山”青石碑和回望石,这是文成公主站在呼呼的山风中最后一次流泪回望故乡的地方。文成公主,一个柔弱的少女,为了大唐的稳固,为了中原和西域永远的和平安宁,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民族团结的沉重担子,凄苦远嫁。站在这里,幻望公主远去的背影,不能不令人对她肃然起敬。令人欣慰的是,据说文成公主与比她大9岁的松赞干布一见钟情,松赞干布也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了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这就是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山口中还有1950年10月1日由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树立的“日月山修路纪念碑”,记载了人民解放军修建青藏公路的业绩。
山口中还有1950年10月1日由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树立的“日月山修路纪念碑”,记载了人民解放军修建青藏公路的业绩。
日月山双亭
日月山两座遥遥相望的山顶,分别建有日亭和月亭,这是1984年青海省政府拔专款修建的。日月亭位于青藏公路哑口(海拔3520米)两侧的山顶,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绘有太阳、月亮图案,金碧辉煌,具有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区分日月亭的唯一标志是亭顶上的太阳和月亮。
日亭内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未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
日亭壁画
日亭壁画主要讲述了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都长安请婚,以及请婚过程中禄东赞以大智大勇力排诸难,巧破难题的轶事。其一题:要把一群母马和一群马驹区别出母子的故事。禄东赞是从雪域草原上来的,这道题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他把母马和马驹分开后各圈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放出马驹,马驹发疯般的扑向妈妈身旁。其二题:唐太宗让禄东赞从三百名女子中找出文成公主来,聪明的禄东赞早料到会有此难题。他事先通过探访了解到,原来公主用一种护肤品,名叫“万里飘香”,只要擦上这种油,就异香扑鼻,能引来蝴蝶和蜜蜂。三日后,三百名打扮的一模一样的美女齐集在一起,两只蜜蜂在一女子头顶盘旋,这样公主被认出来了。
月亭壁画
月亭壁画主要介绍了文成公主入藏后,从中原带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传播情况。当时,唐朝已进入封建社会,而吐蕃则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因此,壁画逐一反映了公主带去的纺织、酿酒、音乐、舞蹈、天文、地
理以及佛教等传播情况。各种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吐蕃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随之,吐蕃也创立了自己的文字--藏文。藏文的创立,标志着吐蕃人民从此也进入了文明时代。而文成公主做为这个文明时代的奠基人,而永垂史册。
日月山展厅壁画
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一行,以黄金五千两及珍宝数万件作聘礼,向唐求婚。壁画中坐车者为唐太宗,立者为禄东赞一行,壁画中间是文成公主行至“赤岭”时手持日月宝镜,思念故乡亲人,但她想到唐王的重托及和亲大任,毅然弃镜西行的描述。壁画下部为唐太宗赐松赞干布的“灌顶国师阐化王”之印,壁画右下部是汉藏建筑相至流入的景象,左下部车中佛像是文成公主从唐带去的释迦牟尼像,现存放在拉萨大昭寺。左部为公主逝世后,藏族人民缅怀其功德,供奉为神的情景。
旅游佳期
春天,倒淌河纤瘦孱弱,蜿蜒曲折流动着水墨画也画不出来的一片春愁,秋天它丰满宽阔,奔腾中不失温柔宽厚。它不像长江、黄河那样,巨浪滔天,势不可挡,露出雄性逼人的、英气。饮食指南
日月山下的倒淌河镇无太多名贵美食,一般是为周边群众和货物司机提供,不过却是很实在很朴实的农家当地食物。作为比较注重卫生的游客可返回西宁品尝民族风味小吃:殷凉粉、余酿皮、康猪肉、李羊头、辛酸槽等,大多经济实惠,多以姓氏命名,体现了个体经营的特点。日月山线路相关
更多日月山线路>>网友对日月山的评论
蛙步网匿名网友
2014-05-07 12:26:58
可以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