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良古街景点介绍]
那良古街,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那良称澌凛垌,分那良垌甲、大村甲、那巴甲三甲。1949年6月12日,那良解放,设西区,1952年为六区,1955年为那良区,1957年冬撤区并乡为那良乡,1958年成立那良公社,1984年改镇至今。那良成圩于1644年,至今已有360多年历史,在过去没有公路相通的年代,主要靠那良江、北仑河水路和大勉,那旺,白赖隘路与东兴、上思等外地贸易交流,街上居民多为客家移民,在此处定居后,祖辈在小圩繁衍生息,代代相传。那良圩街也由小变大,由窄而宽。特别是经过陈济棠主粤时期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和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年代这两个里程碑时代的发展,旧圩街道由宽约2米多,只能通过两乘木轿,的狭小圩街变化为可通现代化交通工具汽车的宽敞街道。几百年的历史沧桑变化,昔日边陲山区小圩今已发展成为防城西部几个乡镇中比较繁荣的中心集镇。那良最早的一条街是今天的兴宁街,旧称上约街、下约街(上下约街的分界是解放路口),上世纪三十年代又叫正街。当时下约街有一闸门面向小学球场,闸门有三堵墙约高四米,是那良圩“街门”,上方木牌刻有“那良圩”三个大字(解放后拆毁)。进入闸门两旁建有十多间矮小泥房,有几间卖粉小食店。街宽约2米左右,一直延伸到上约街圩头。靠近三圣庙门前有一大片空地供人游玩或作圩日交易场所。街日八角、玉桂等货云集于此,地方父老设一把“公称”,买卖者均用“公称”交易。圩日山货满街,行人拥挤,水泄不通。上约街则以摆卖农作物为主,民国初年建成“上行关”,周围店铺增多,正街的繁华被“上行关”街代替。连接“上行关”有一条与上约街平行,南北走向的街(今称永安街)。时丑称“屎湖街”,因此街位置在上约街“后尾”,上约街人在“后尾”养猪、挖屎湖,故名。此街从南到北几乎家家在门口摆摊做生意,其中有“者彬”“宝光”炒粉店等。东西走向的横街和以后建成的解放路有“全记妈”、“桥养”等粉店和各式“苏杭布匹店”、“新衣店”、“ 杂货店”,‘茶楼’等,颇有盛名。直到“担水街”十字路口都是商业旺地。每逢圩日前夜,街上客栈住满了从上思及外地担山货到那良的“土佬”、“偏佬”、“山佬”等外地商客及从东兴、江平,越南上来的“水客”。上思“土佬”在圩日卖完货后又担盐回去。随着历史的发展,上面所说几条街已不适应当时市场的需要,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沿那良江边又建设了一条从北到南的大街,时称“江宁街”(寓不受洪水淹扰,江边居民安宁之意),今称“人民路”。[建街的地大多是真生公,三少奶,昆昌公的],在靠下游码头处建设了“下行关”,江宁街街道宽敞,约6米左右,店铺随之增多,在此街建屋的主人多是从广州,港澳、国外等地当官、经商回来之人,他们财大气旺,见多识广,所建之房多为当时较好的法式洋楼(在当时无论是建筑艺术和质量都堪称一流)。榕木街上、中段很多这些洋房。江宁街下段有著名的“伯庐”、“叶艇长洋楼”、“叔谦洋楼”等。这些人资金雄厚,所开店铺,货源充足,门面堂煌,至此时商业中心转至此街,昔日“永安街”“解放路 ”的小店便甘拜下风了。一个多世纪来,北仑河、那良江是一条黄金水道,货物出入都靠水运,那良当时拥有一支约有一百多条拉摊木船的队伍,每圩从码头进出货物达十万多斤。随着“下行关”的日益兴旺,“上行关”的贸易已稍逊一筹了,昔日的繁荣也一去不复返了。六、七十年代成为专卖猪仔的“行关”,今人称的“猪仔行关”之名由此而来。过去的车路街,铺满大大小小的花岗石,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与中间铺设三块长方石板,两边点铺花岗卵石的老街相比落后多了。街上住的多是‘拉船佬’,‘码头夫’,‘农村人’。房子大多是篱芭壁瓦房。六十年代,那良至峒中公路开通,那良江过水桥筑成,才成为真正意义的‘车路街’,便逐渐兴旺起来。1980年那良大桥建成后,建设路遂成为政治、文化、餐饮,金融,商业的中心旺街。八十年代末,新菜市建成,新街向北面的荣光场,东记岭脚,猪屎坡扩展,向东南的双利,大坡,公路两边发展。风水轮流转,曾风光多年的人民路,下行关冷清了许多作为广西乡镇建设示范小城镇的那良城区街道建设,正抓住机遇,重振昔日古镇雄风,向东南方向发展,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那良城区将出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