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景点介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展示重庆和三峡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中国三峡博物馆与重庆市博物馆合并共建,今后将挂两块牌子。它位于20世纪亚洲十大经典建筑的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两者中间为4万平方米的重庆人民广场,三者共同形成“三位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如果说重庆人民大礼堂是20世纪50年代重庆的标志性建筑,那么,中国三峡博物馆将是21世纪初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一颗镶嵌在山水园林的山城重庆心脏的璀璨明珠。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体建筑气势宏伟,内涵深邃。除正面与人民广场、人民大礼堂保持三位一体外,其余部分均顺地势地貌而建,并与山体融为一体,结合地势高差与建筑的围合与半围合,呈现出山水主题的园林景观,舒展平缓变化的体量似从山体中生长雕琢而成。
门票信息及开放时间
于2008年3月26日起免费开放。三峡博物馆将实行“免费不免票”制度,市民需免费领票参观,每天参观人数将控制在3000人以内。同时,每周一闭馆对设备进行维护。免费开放的展厅有《远古巴渝》、《壮丽三峡》、《历代钱币》等十个。
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便是在忠县乌杨镇发掘的一对重达三十多吨的汉阙——乌杨阙。由于长期深埋于土中,未经任何风化,这对汉阙成为目前中国保存最好的一对汉阙。德国一位叫塔玛拉·魏斯的电视工作者捐赠了该馆的第一批文物。塔玛拉·魏斯的祖父弗里茨·魏斯是清末驻重庆德国总领事馆的最后一任公使衔领事。上个世纪初,弗里茨携夫人多伦勃从武汉乘船到重庆上任,沿途拍摄了二百多幅照片,并录下近三十首船工号子和民歌。这些罕见的历史资料文物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馆藏文物
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前身为重庆市博物馆,目前她同时还具有重庆博物馆的馆名和功能,这标志着她同时又是历史艺术类的综合性博物馆。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下,重庆博物馆始建于1951年3月7日,原名西南博物院。 1955年,西南大区撤消,西南博物院交重庆市领导,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几十年来,重庆博物馆逐步建立了十余万件文物的收藏,在藏品系列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巴蜀青铜器、汉代艺术品、宋以来名家书画、历代瓷器、历代竹木牙骨雕刻、历代钱币、西南民族文物等。
不仅如此,由于近代重庆城市特点和地位所决定,重庆博物馆一直着力于近現代文物的收藏、研究和展示。在上万件近代現历史文物中,涉及到重庆开埠、五四运动在川渝、留法勤工俭学、大革命时期的四川和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解放軍挺进西南、重庆的社会主义建设、重庆直辖以及近百年城市发展的若干重要的历史环节,成为重庆这座城市完成近代化和走向现代化的物证和记忆。
交通信息
乘公交车在人民大礼堂下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