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母山森林公园景点介绍]
照母山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北部新区,总面积4300亩,最高海拔460.9米,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景观磅礴大气,文化底蕴厚重,是集观景、休闲、健身、科普于一体的人工森林公园。照母山森林公园本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近自然”建设理念,凸现自然风貌和原生野趣,人造景观塔、坛、亭、台、廊、阁和谐地点缀其间,宛若天成。传承和发扬传统厚重的“孝”文化,彰显出照母山独特的精神底蕴。树木葱郁,景色秀雅,是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作为人工建设的城市森林公园,照母山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个性气质。来到照母山,你不得不为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力的匠心独运而赞叹。
交通信息
重庆龙头寺可做869公交直达,车程约20分钟。景点看点
巨大绿色背景照母山森林公园在4300亩范围内栽植了上千种近10万株植物,植被茂盛稠密,形成了照母山森林公
园的绿色基调。施工尤其注重对山体和原生植物的保护,确保公园原始自然古朴风貌,同时在节点营造
大体量景观林、花境,丰富植物种类层次,塑造富于生态气息的游览休闲环境。远观,照母山郁郁葱葱
,犹如一条绿色长龙,蜿蜒盘旋;近赏,巨树修竹,芳草香花星罗棋布,摇曳生姿。
震撼植物景观
照母山森林公园应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采取多品种混交、异年龄结构、多林层复合方式,栽植了
近万株大树,打造了磅礴大气的植物景观。
“孝道”景点模拟森林实景,在高差80多米、宽度30多米的登山台阶两侧及中间栽植40cm以上香樟
、玉兰、枫香等大树,建成了森林梯步,形成了路穿林间,人行树下的森林韵味。
“香樟林”景点广植30cm以上的香樟,呈自然无规律布局,林下植草并安放休闲桌椅,供游人在林
间漫步和休息。“香樟林”的巨树四季常绿,是一道震撼的巨树风景。
“柿林”“枣林”“杨梅林”景点主要栽植果树,按自然植物群落布局20cm以上的柿树、枣树和杨
梅,供游人观赏山林彩果景象。
“照母山庄”“邀月阁”景点内除了栽植造型奇异的园林特异树之外,还栽植椿树、竹类、草本等
植物,与景点建筑融为一体,形成中国传统园林的移山水入庭院的景致。
“森林城市纪念碑”“翠玉屏”“三联沟”“何家垭口”等景点有巨紫荆、木棉、皂角、香樟、水
杉等乔木,成组地不均匀栽植,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生态意境。
精致传统建筑
照母山森林公园内的建筑均采取传统民居风格,庭、廊、楼、阁、塔、牌坊等形制俱全,与森林景
观相得益彰。
建筑布局匠心独具,数量控制严格,以精湛的工艺、考究的材料、传统的风格展现其别致格调。材
料以原木为主,辅以当地石材,风格是传统的飞檐翘角、青瓦白墙、花窗吊檐中国样式。铺装选材考究
,以火山石、汉白玉、黄砂岩、鹅卵石、青砖、青瓦等自然材料为主,采取传统铺装工艺。
浓郁文化情调
文化是照母山森林公园最具韵味之处。建筑、景石、匾额、对联、题刻、植物作为文化载体,融入
公园的地理环境、绿色背景,仿佛在无意间散落,流淌着气韵绵密的文化气息。明清时代的文物“节孝
牌坊”“忠孝牌坊”,是保存至今的孝文化历史见证,“照母山庄”则是依据冯时行结庐照母演绎出的
孝文化建筑,萱草、孝顺竹、椿树是富于孝爱意义的植物,瓦当瓦头上用阳文铸有小篆“孝”字,黄砂
岩柱础上则是阴文刻写的“孝”字,各个地方的楹联用中国书法和对联形制,宣扬 “孝”“ 爱”。亲
子乐园有12个石刻“孝”字,甲骨文、钟鼎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均有,沿溯着汉
字发展时序,同时铭刻孝经中的经典章节。园内还大量布置景石,上面是根据书法大家手迹刻写的诗词 。
最佳旅游时间
最佳出行月份:每年1月—12月。出行看点:到照母山旅游,四级皆宜,节假日和周末人比较多。早晨可以呼吸到最纯净清新的空气。
相关文章
网友对照母山森林公园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